改革開放40周年征文
我們家三代人的光景如雨后的竹筍,一節比一節高!
我從小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,我記得小時候我一不好好讀書,便能聽到爺爺奶奶講:“你們生在這么好的社會,不愁吃穿,還不好好念書,能的作甚呀?!”這仿佛是他們的口頭禪!他們的經歷成了我小時候入睡的故事......
奶奶從小就沒了爸爸媽媽,總是被寄養在人家的哥哥欺負,她為了逃避那惡魔般的光景,來到了爺爺家。爺爺從小也沒媽,他家一貧如洗,但兩個人同病相憐,抱團取暖,于是便走在了一起!他們經歷了悲慘的大鍋飯時代,那個年代的他們生活的無比艱辛,掙著命的受,卻依舊餓著肚子!奶奶為了出人頭地,唆使爺爺在外務工,不過,爺爺也特別厲害,那時候一個生產隊只允許出去一兩個,爺爺競走出去了!奶奶一個人在家務農,交著公糧,又當著裁縫,掙著公分,還拉扯著她的三個孩子,伺候著癱瘓了的病老爺......每每讓奶奶泣不成聲的是:因為貧窮和她有限的精力沒讓我的小姑存活于世!他們就把我當成小姑一樣疼愛著!他們艱難的生活讓他們養成了仔細到扣的習慣!最讓爸爸記憶猶新的是:跟著爺爺出去辦事,爸爸買了幾張羊皮轉手賣給了別人,從中獲利十元,爺爺不知情。當爸爸喜出望外的花了五毛錢買了兩碗肉絲炒面想孝敬一下爺爺,結果爺爺嫌爸爸亂花錢,惱的半天沒搭理我的爸爸!好在,爺爺奶奶他們從舊社會熬到了新社會!隨著土地承包責任制的改革,爺爺奶奶有了光景,給我的爸爸和兩個叔伯都成了家,爺爺奶奶常高興的給我講:多虧了黨啊,不然你的爸爸他們還得打光棍哩!緊接著爺爺他們又承包了個小食堂,從此光景從村里過到了鄉里!爸爸依舊做著他的二道販子,總比別人家早騎摩托車,早開小汽車一步,成了村里最早的萬元戶!爸爸他們雖沒工作,卻享受著統籌城鄉養老!我呢,生在農村,卻跟著爺爺奶奶長在鎮里,從小衣食無憂!如今我們兩口子,雖是普通的工薪階層,但我們有著穩定的收入,住著小洋樓,開著小轎車,家里請著看孩子的保姆!看病不用愁,孩子們上學不用愁,我們享受著全民免費醫療和九年義務教育。生在舊社會的爺爺奶奶因吃不起肉而缺營養,如今的我們又因天天大魚大肉而營養過剩,于是戒了油肉,吃起了粗糧講養生!這光景真是一溜的好哇!
我們家三代人的光景讓我忘不了黨的恩!如今我們平定幸福的生活經常讓我情不自禁的吟唱:社會主義好。社會主義好,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.........